您的当前位置:>综合 > 正文

百强GDP之和比上年约提升0.5个百分点

  • 2021-04-09 15:43:20 来源:第一财经

在全国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,前100名的城市可谓是佼佼者。那么,2020年,百强城市经济表现如何?

第一财经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和公开报道梳理发现,2020年GDP百强城市经济总量超过了72万亿元,占全国超七成。从各省份入围的情况来看,江苏13个地市全部入围,山东和广东分别为11个和10个。从经济增速来看,西南的小城曲靖以6.6%领跑。

百强GDP之和超72万亿

数据显示,2020年,百强城市GDP之和达720481.25亿元,占全国的比重为70.9%,比上年约提升0.5个百分点。这也显示经济总量大的城市,集聚资源和人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。

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、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,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,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,以及中心城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,合并周边的地级市、县级市,各种因素下,未来百强城市占比会进一步提升。

2020年,第100名城市宜宾的GDP为2802.12亿元,百强城市门槛比上年提升了97亿元。

百强城市中,GDP超过5000亿元的共有45个,其中第45名城市洛阳的GDP达5128.4亿元,这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突破5000亿大关的地级市。超过万亿大关的城市增至23个,比上年增加6个,6个新晋城市分别为泉州、济南、合肥、南通、西安和福州。

其中,前十强城市分别是: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广州、重庆、苏州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、南京。

这些大城市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亮点十分突出。例如,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,2020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00.58亿元,GDP总量继续稳居全国城市第一。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3930.66亿元,比上年增长8.9%,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.0个百分点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增长1.7倍,新材料增长10.8%,新能源增长8.5%。

排名第6的苏州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70.5亿元,成为江苏第一个、全国第六个GDP突破两万亿的城市,也是唯一晋升两万亿俱乐部的地级市,被外界誉为“最强地级市”。

2019年位居第11位的南京,2020年实现GDP 14817.95亿元,继2016年首次进入万亿俱乐部后,又首次跻身全国十强之列,实现了新突破。

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,近年来,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基本动力,大学、科研机构、文化基础设施集聚的城市,既有的技术资源、科技基础优势发挥出来。南京高校实力雄厚,近几年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,大力打造科创名城,发展新兴产业。

江苏13地市全入围

分四大区域板块来看,东部沿海共有56个城市入围百强,比上年增加1个;中部6省共有25个,比上年少1个;西部地区共有15个,与上年持平;东北地区数量也与上年一样,仍为4个副省级城市。

从具体省份来看,除四大直辖市之外,其余96个城市分布在23个省份。江苏、山东和广东数量位居前三。其中,第二经济大省江苏是全国唯一设区市全部跻身百强的省份,也是多年来第一次有两个城市(苏州、南京)跻身全国十强的省份。同时,南通成为全省第四个GDP过万亿的城市,江苏亦由此成为GDP万亿级城市最多的省份。排名最低的宿迁也位居全国第79,GDP超过3200亿元。

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,江苏13个地市全部进入百强,有多种因素,江苏以平原为主,山区很少,自然地理条件很好,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。改革开放后,苏南模式发展十分突出,在经济发展中占据先机。江苏的乡镇企业在全国发展特别突出。因此江苏所有地市进入前100名,也是实至名归。

江苏之后,第三经济大省山东有11个城市入围百强,数量位居第二。不过总体上看,山东的中心城市仍不够突出,没有一个城市入围十强,经济总量最大的青岛位居全国第13,与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的领军城市都有不小的距离,也跟中西部的成都、武汉这些大区中心城市存在不小差距。

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共有10个城市进入百强行列,占其21个地市的比例不足一半,是东南沿海省份中入围比例最低的,这与广东存在的区域差距较大紧密相关,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存在巨大差距。数据显示,10个城市中,有8个城市来自珠三角地区,其中深广佛莞四城GDP之和达73156.01亿元,占全省的2/3,相当于山东的GDP。

胡刚说,广东进入百强的城市少,一方面与区域发展差距大有关,另一方面也跟地市划分较多有关。广东有21个地市,比江苏多8个,地级市设置太多,有的范围太小,这种情况下,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市就进不了百强。

而粤东西北地区共有12个地市,仅有粤西的湛江和茂名进入百强行列。值得注意的是,四大经济特区之一的汕头仍在百强门槛之外,仅位列第104名。未来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粤东地区的中心城市,要引领粤东地区发展,仍需要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,提升城市集聚资源要素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。

虽然入围比例低,但广东有3个城市进入20强,深圳和广州更是位列第三、四位,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作用突出,这也是近年来珠三角新兴产业、高新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。

广东之外,东南沿海的浙江和福建分别有8个和5个城市入围,两省地市中,进入百强的比例都超过一半。浙江和福建都是山地多、平地少的省份,一些没有进入百强行列的地市主要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,总人口较少,因此GDP总量较小,但这些地方人均GDP较高。

河北作为人口大省,共有6个城市进入百强,不过这些城市中不少是人口大市,虽然GDP总量较高,但人均GDP仍较低。

西南小城增速最快

中部地区共有15个城市进入百强,其中河南最多,达到9个。河南是中国第五经济大省,也是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,户籍人口过亿,地市较多,共有18个。河南地形以平原为主,人口和经济分布较为均衡。省会郑州之外,各地市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,因此入围地市也比较多。

不过,河南仅有郑州和洛阳位居前50强,其余7市均位于百强后半段。牛凤瑞说,目前郑州和洛阳发展都不错,但河南一些地级市人口总量大,有的超过千万,很多人口是下面县域的,以农业人口为主,如果看人均GDP的话,仍比较低。这些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,有大量人口外流。

以位居第78名的周口为例,虽然辖区内人口众多,辖下市县农业富余劳动力众多,但周口市产业发展水平有限,农业人口市民化主要是流向省会城市以及沿海地区。2019年年末该市总人口1166.15万人,常住人口866.22万人,人口净流出达299.93万人。

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告诉第一财经,这些人口大市需要大力改善营商环境,利用当地的劳动力、土地资源优势,以及高铁建设带来的契机,吸引对劳动力依赖较大的产业,加快当地产业发展,促进人口就近就业和就近城镇化。

两个中部人口大省湖南和安徽分别有5个和4个城市进入百强。湖北有3个城市入围,即省会武汉和两个省级副中心襄阳、宜昌。江西进入百强的3个城市分别是省会南昌以及赣州、九江。山西则只有省会太原入选。

西部地区仅有15个城市进入百强,其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四川最多,达到3个。贵州、广西、云南、陕西各有2个。

在东北地区,除了四个副省级城市,没有一个地级市入围百强。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分析,东北的地级市大部分是传统老工业基地,以重化工业为主,比如有的是单一的石油城市,有的是钢铁城市,很多地级市产业结构单一、内生发展动力不足,随着经济放缓,人口也流向东北的四大副省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。

从经济增速来看,百强城市中除了3个城市未发布2020年增速外,其余97个城市中,增速最快的11个城市分别是曲靖、厦门、龙岩、西安、福州、贵阳、济南、南通、南京、遵义和宜宾。

其中,曲靖以6.6%的增速高居榜首。数据显示,2020年曲靖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9.35亿元,同比增长6.6%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8%,高于全国增速(2.8%)4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增速(2.4%)4.4个百分点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.8%,制造业增长6.5%,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.7%。

2020年厦门实现GDP 6384.02亿元,以5.7%增速位居第二,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0%。

此外,龙岩、西安、福州、贵阳GDP增速也都达到5%或5%以上。其中,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0年西安GDP为10020.39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.2%,也由此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GDP万亿城市。

相比之下,增速较低的城市,除了疫情中心的湖北外,主要是来自内蒙古、辽宁等重化工业省份的城市。这些地方除了受疫情影响外,产业结构和体制机制等因素也是原因所在。

推荐阅读

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升级版有何意义?

农产品加工横跨农业、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,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...

绿色金融发展还面临哪些问题?

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,大力发展绿色金融。继今年2月份银行间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先后启...

财政部今年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

据财政部网站消息,近日,财政部下发通知,决定发行2021年第一期储蓄国债(电子式)(国债简称:21储蓄01,...

百强GDP之和比上年约提升0.5个百分点

在全国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,前100名的城市可谓是佼佼者。那么,2020年,百强城市经济表现如何?第一财...

中国经济恢复势头仍在持续
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4月6日发布《世界经济展望报告》,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8 4%,较1月份预测值上...

猜您喜欢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"转载来源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亚洲财富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。 联系方式:8 86 239 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
亚洲财富网联系我们:8 86 239 5@qq.com Copyright © 2021-2022 wealth.smartj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版权所有 亚洲财富网  备案号:豫ICP备17019456号-61